Exchange activities

交流活动

“城市设计礼赞”论坛精彩回顾

点赞(15)

2017年5月19日上午,世界一流设计机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Spencer de Grey先生受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邀请,作了题为“Urbanism Celebrated!”(城市设计礼赞)的主题演讲,对于该公司四十年来的遍布全球的优秀项目进行了精彩的总结。讲座由院总工程师丘永东主持,武汉市国土规划局刘奇志副局长发表了精彩讲话,来自中南建筑院、中信建筑院、园林设计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近200人参加了讲座,现场交流的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主讲人

Spencer de Grey,大英帝国司令勋章、剑桥大学客座教授、皇家建筑师学会成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



讲座主题

讲座围绕着能源(energy)、密度(density)、动线(movement)、幸福(wellbeing)四个角度展开,就全球城市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以及福斯特如何利用城市设计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进行了阐述。Spencer以全球城市的能耗对比图为例引出了演讲的主题,像美国亚特兰大这样典型的低密度城市具有全球最高的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而伦敦、巴黎、哥本哈根则是典型的欧洲高密度城市,具有较低的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香港与新加坡作为高密度亚洲城市的代表,具有最低的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也就是说,城市密度越高、单位能耗越低。什么样的城市是高效率的、能够为市民提供最优服务?Spencer以福斯特在世界各地的案例为线索,描绘了他心中的理想城市蓝图。

城市密度与(交通)能源消耗关系示意图 

 能源(Energy)
通过城市设计能够创造能源消耗低、绿色可持续的城市。
阿联酋马斯达尔城(Masdar city):采用新能源技术为城市提供清洁能源,主要由一个1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和1兆瓦的屋顶光伏电池板提供。在城市设计中注重自然光线、自然通风的保留,汽车必须停在城边,而在城区穿梭于城市街道上的是电动汽车,在城市地面层打造便捷通畅、绿树成荫的步行系统,将车行交通安排在地下进行。马斯达尔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零碳排放为目标的 “可持续发展城市”,总投资超过220亿美元。
 
阿联酋马斯达尔市总体规划图 
香港西九龙文化区(West Kowloon Cultral District):基于对于香港城市肌理的分析,在基地西侧保留了大面积的绿地作为开放空间,东侧则是符合现存空间尺度的文化艺术建筑群。由于项目的规模足够大,因此能够支撑一个自循环的能源系统,包括可循环的水资源利用系统、利用海风的风力发电与制冷系统、城市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
 

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左侧为城市公园、右侧为建筑剖面图) 

英国伦敦,Her Majersty Treasury Building始建于1916年,福斯特在对其的改造中,保留了原本极具特色的建筑立面,对于废弃的庭院进行了改造,其中一个内庭加盖了玻璃屋顶,成为了一个容纳图书馆、咖啡厅、训练房的空间,另外一个外部的庭院则通过景观改造,成为了供雇员休息的空间,内部的办公空间也被大刀阔斧的改造成为大通间式的现代办公室,增加了办公面积并且优化了室内采光、通风。改造后,容纳的工作人员从1200人增长到3100人,在英国绿色建筑评比BREEAM中获得高分。这说明可持续目标的实现不仅体现在新城的总体设计上,在单体建筑的设计和改造中同样能够实现。
 
HM Treasury的玻璃内庭(咖啡厅)
 
HM Treasury的室外庭院 
 密度(Density)
集约的城市能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因此更加智慧、更具创新力。
德国杜伊斯堡,港口地区总体规划(1991年)。在89公顷的基地上,福斯特首先规划了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将人流及城市活动引向滨水岸线,然后在尊重城市原本肌理的基础之上对用地进行了混合组织,保证每个地块都具有活力,城市功能可以见缝插针的融入城市空间的历史脉络之中。

 

杜伊斯堡内河港口设计与实景图 
武汉澳门路片区总体规划,将高层建筑与高密度的低层建筑街区相融合,从历史文脉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条能够连通长江、解放公园与城市的绿轴,以此为轴线来组织城市活动并进行空间设计。在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公共空间的营造等方面,福斯特广泛的调研并借鉴了该地区现存的建筑形式、公共空间形式,并将其应用于方案设计之中。在该项目的推进中,福斯特与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地方政府、居民等团队进行了多次协商。
 
项目效果图
福斯特与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共同展开调研
 动线(Movement)
城市地面层应当优先留给步行交通以创造更丰富的城市生活,使得城市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
英国伦敦特拉法广场改造,这一改造从技术上来说非常简单,即取消特拉法广场前一条车行道的通行功能,将广场周边整体改造为步行街区,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安全、宜人的步行环境,以吸引更多人前来游览周边丰富的文化娱乐设施。从规划程序上来说,这一项目极其复杂,牵涉到200余次公众参与。

 



特拉法广场改造前后对比

法国马赛港改造,重新对道路进行了分割,给予行人更多空间,将车行空间进行压缩,改造后的街道生活更加丰富,安全度提高,艺术装置的引入也使得这里成为游人必去的景点,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马赛港滨水道路改造前后对比图

 

马赛港艺术装置 

 幸福(Wellbeing)
项目成功与否取决于使用者的实际反馈,普通民众的笑脸是设计成功的最真实体现。
旧金山泛海大厦,由于项目位于一个较为衰败的街区,极度缺乏公共空间,因此在设计中将大厦的1-5层做了一个挑高的内部公共空间向外开放,在内部布置了生态景观、休闲服务设施,以营造高品质公共空间的方式提升了城市生活质量。
 
泛海大厦内部挑高空间
伦敦瑞士再保险大厦(小黄瓜),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设计了塔楼的外形,在底部收窄,在超高层建筑的底部打造了首层活力空间,为用地紧张的伦敦城提供了宝贵的地面开敞空间。
 
伦敦Swiss Re(小黄瓜)大厦在地面层留出了开放空间
伦敦Swiss Re(小黄瓜))大厦外形依据空气动力学设计


 Q&A环节

  


问题:高层建筑的首层应当贡献多少空间给城市?有没有一个参考的最小值?

回答:尽管向城市贡献公共空间是我们遵循的基本价值观,但具体应贡献多少空间需要因地制宜来考量。首层挑高的高度需要根据采光条件来确定,保证使用者能够获得愉悦的空间感受;挑高空间的尺度需要与地区文脉相匹配,符合本地人的使用习惯。Spencer呼吁城市的地面层应当优先作为人流活动的空间,尽管在香港的实践中已经大量采用空中连廊这种方式来组织人行交通,将地面留给车辆,他仍旧对这一模式持保留态度。


问题:福斯特在武汉的项目实践中如何应对雨洪灾害的问题?
回答:Spencer认为这一问题可以回到建筑与地面的关系处理上,保障城市公共利益不受侵害是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对于存在内涝风险的城区,应当牺牲一定的建筑量来保障城市排水安全。


问题:如何说服业主主动向城市提供公共空间,以及公共空间吸引的大量人流是否会对建筑的主体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回答:首先,应当与业主建立共同的认识,即追寻城市的公共利益能够为项目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商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以泛海大厦为例,首层提供的公共空间是在建筑与城市街道之间建立了一种自然地过渡,已经被证实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空间感受,尽管损失了一些建筑面积,但是建筑的综合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且通过内部交通流线的合理组织,建筑内部并不存在人流干扰的负面影响。


问题:如果车行交通必须在地面组织,如何协调人流与车流的关系?
回答:举例来说,在伦敦的特拉法广场中我们将车行道封闭、转化为人行空间的做法降低了区域道路系统的承载力,对公交车、私家车有很大影响,但是伦敦交通局配套出台了拥堵费制度,极大控制了伦敦中心城区的车流量。因此,这一问题需要综合城市管理制度来共同考虑,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解决方法。


问题:在三阳路项目中有很多老汉口的“里分式”建筑,其首层功能现在以居住为主,但是利用价值不高、城市面貌较差,在福斯特的方案中是否对于这类建筑进行了功能调整?
回答:处理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从权属的角度出发,对于私人所有的建筑,能够做的功能改造非常有限。但是即便功能只能维持现状,街道环境的提升也会逐渐吸引更多人流量,带来租金水平上涨,促进功能的更迭。
 
最后,市国土规划局刘奇志局长总结道:人是城市设计的核心,所有的设计都应当以“人”为基本出发点。Spencer先生在讲座中聊了很多如何引入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案例,这都是人性化的体现,这种思路在我们武汉市的绿道设计、风廊道控制中都有体现。我们作为设计者,追求的应当是在(设计)作品完成后,怎么样让使用方感到幸福,这是我们的最大成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