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life

文化生活

【科技文化节系列报道之七:青年创新路演】路演活动圆满结束,创新精神永不落幕

点赞(16)

9月15日上午,本次科技文化节王牌栏目“青年创新路演”在全院期待下精彩上演,15名参赛选手展开激烈角逐,经过评委和现场观众的共同打分,最终产生12名青年创新奖和3名人气奖。



为创新青年搭建展示平台,23人报名,15人进入现场决赛

“青年创新路演”活动是我院科技节“新人秀”的延续和创新,首次以“科研+路演+风投”现场互动演绎的形式,将科研创新的学术性与“Roadshow”的趣味性、技术投资的风险性相结合,为我院有想法、敢作为的青年规划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本次活动主题为“共规·共享”,比赛形式新颖,自8月20日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来自全院14部门的23名青年规划师踊跃报名。经过9月7日的院技委会技术审查,15人成功晋级决赛现场,角逐我院2017年度青年创新项目立项名额。


大数据、风环境,研究方法彰显“高大上”

“互联网+”、“大数据”等关键词频频从选手们口中冒出,作为年轻的85后、90后青年,他们吸取了时代前沿信息,融合到自身项目中,即使是一些传统的城市空间研究,也因为有了创新方法的注入而变得充满活力和生命。

还在愁没有合适的游憩空间?让大数据来帮助你。总体规划所彭浩通过提取手机信令数据来分析人口的时空分布及游憩行为特征;提取携程、大众点评等连续互联网数据,分析武汉游憩需求的增长、人群活动特征以及游憩空间的热力分布;并利用统计年鉴或相关职能部门搜集到的传统经济普查数据梳理游憩空间资源的分布;最终得到适合人群需求的游憩空间布局建议。

日照、交通、环境评价还不够?让风环境给城市自由呼吸。国际交流与合作所的张帆充分利用现有研究基础,将国际先进的SWIFT风环境模型应用于微观实践,运用CFD模拟技术进行风环境模拟试验,为长江主轴两岸滨水区的城市设计管控提供定量的科学性支撑,从而精细化提升滨水区公共空间品质,彰显长江主轴风采。


儿童、青年、社区,研究对象不忘“接地气”

“城市,应为儿童所共享。儿童,城市应关注更多。”规划设计二所的徐晶大声提出了这样的呼吁。她打算通过联合国提供的儿童友好型城市标准和以儿童和家长为主的公众参与,明确儿童需求,建立规划语言的相关指标体系,并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和空间品质。

“青年”是武汉市重点留住的人群,也是本次青年创新路演的题眼。紧扣武汉市“一留一回,两个百万”的政策,东湖分院的程晓夏创新提出了青年综合体概念,以公寓为主,以创业空间和配套服务功能为辅,倡导共享、交流理念的青年社区。从青年综合体的独特定位和青年创新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在功能、空间、模式、交通、生态、环境全方位建立标准化的青年综合体,为青年提供适宜空间。

“社区”是来自新区分院的两位选手共同关注的重点,王立和周宇青分别从邻里中心和街区公共空间出发,各自采取现状评估、公众参与和规划引导的手段,旨在为社区提供活力、提升温度。


公园、湖泊、非集中建设区,研究重点转向“去利益化”

随着生态化发展的理念落实,选手们的选题趋向了公园、湖泊、非集中建设区等城市空间中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对生态影响至关重要的区域。

区域规划所的杨婷和襄阳分院的刘磊不约而同的将研究对象确定为非集中建设区。杨婷着眼于完整体系,从武汉市非集中建设区现状建设特征入手,对非集中建设区进行功能分区,并规范和指引其内部各种建设活动的选址、规模、建设模式、配套设施标准等,制定各功能分区的规划管控相关指标。

刘磊则以更加微观和具体的襄阳鱼梁洲为例,从中微观的角度探索非集建区保护与发展的模式,以单元化管理的方式,用“常规图则+项目图则”方法确定建设管理的要求。


市政交通分院战略部的姜勇则针对武汉“百湖之市”的称号,基于湖泊水质保护来研究城市建设过程的动态管控机制,以水单元模式和湖泊承载力进行评估,将水质与区域开发挂钩,建立水质预警机制,实现动态评估、限量开发,保证城市建设和湖泊健康的同步发展。


天使投资人和观众双重考验,选手纷纷亮出看家本领

为体现本次活动的专业度和关注度,决赛评委由天使投资人和现场观众评审团组成。根据天使投资人的评分排名决出青年创新奖获得者,根据现场观众的微信投票决出人气奖得主。


活动现场,5位神秘天使投资人纷纷亮相,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黄亚平教授、武汉大学周婕教授、南京大学罗震东教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陈韦院长及武洁副院长,他们的出现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惊喜鼓掌,也为选手带来了一定压力。“非常的紧张,想到这样的大咖在台下听我专属的几分钟展示,给了我很大压力,但也是我的动力。”后台采访中,一名选手如是表示,相信这也是所有选手的心声。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项目的相关情况,选手们统一采用PPT形式将内容一一呈现,天使投资人对项目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现场观众也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提问,选手则当场进行答辩。每名选手只有4分钟展示时间和3分钟互动时间,如何在短短的时间中迅速获得天使投资人和观众的肯定,并应对一个又一个出其不意的问题,无疑是对选手的极大考验。

果然,决赛刚开始,天使投资人就不留情面的提问。“这个项目的研究价值到底在于现状评估还是研判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是后者,如何指导城市形态演变?”“数据从哪里来?如何保证数据的全覆盖性?”“如何选取研究对象?”“郊野公园和村庄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面对天使投资人的尖锐提问,选手们丝毫不慌乱,一一作答……一轮又一轮犀利刁钻的提问,一次接着一次机智快速的答复,让比赛很快进入了紧张的阶段。

不要以为天使投资人只有尖锐的一面,“作为跨学科项目非常的前沿”、“作为微观实践的探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选题非常棒”……各位专家对于青年规划师和他们的课题,他们都展现了温情的一面,给予更多的是鼓励和期许。

面对精彩满满的现场路演,现场观众也不甘沉默。针对儿童型城市研究的课题,拥有两位孩子的父亲对于“如何让儿童亲身参与公众参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对于青年综合体课题,台下的青年规划师也提出要选手为项目做个广告的俏皮问题。选手们对于来自现场的问题丝毫不怯,自信满满的一一解答,获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更有选手更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形式,为自己的项目做起了路演推介广告。


路演活动成果丰硕,专家选手观众齐点赞

经过紧张的考验和激烈的角逐,经过专家评分统计和现场观众2分钟微信投票,本次青年创新路演决出最终结果,程晓夏、张帆、徐晶、杨婷、姜勇、彭浩、郑玥、王立舟、王立、周宇青、魏明、刘凯等十二名选手获得青年创新奖,获得我院2017年度青年创新项目立项资格;程晓夏、徐晶、王立等三名选手获得现场人气奖。

选手怎么说:

“太难了,实在是太难了!”“进入决赛阶段一天都没有睡好”“超紧张,感觉上台要说不出话了”“导师提的问题答不出来怎么办?”以上都是选手们在赛前的真实写照。十天前,选手们还纷纷忐忑于项目的选题和汇报的形式,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脱稿、是否能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随着高强度的练习和准备,决赛当天,每一名选手都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己的答卷。

观众怎么说:

“很精彩!每个都很厉害!”“很有意义,希望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好想加入到这个团队,求带!”观众们纷纷表示,选手的项目创新性和临场发挥都很不错,充分体现了我院青年规划师的风采,也让大家认识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天使投资人怎么说:

“青年路演活动内容很丰富,路演现场气氛很热烈,各位路演选手思维很敏捷,这是一次成功的科技活动,文化汇演!”华中科技大学黄亚平教授如是说。

“路演有创意,业务工作那么忙碌,投入做科研,很难得,相当好,很成功!”对于我院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此次活动的形式,武汉大学周婕教授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青年创新路演,以时尚的形式、轻松的氛围、务实的话题,将规划师的研究视野、家国情怀和综合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超越产值、超越项目,适时的放下鼠标仰望星空,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做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也许这才是规划师应该有的状态。武汉规划院,你们真的很厉害!”南京大学罗震东教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不是结束,这是明年精彩的开始

本次活动采用现场打分、赛后即时公布结果,体现了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有助于营造更好的创新科研氛围。本次“青年创新路演”活动遵循我院规划转型、创新改革的发展要求,作为激发青年规划人创新思路的科技文化节板块,为院内青年规划师提供了寻梦逐梦的空间、创新展示的舞台。根据本次活动也可以看出,我院的创新氛围浓厚,参赛项目与规划热点、规划难点和武汉市及市民的需求紧密贴合,充分体现了“共规·共享”主题。

对于本次确定的青年创新立项项目,我院将持续给予关注和支持,让我们期待各位选手明年的项目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